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83章 (第2/3页)
欢掌权后,当然不可能将归顺的两人撸去爵位,但到底没有高党勋贵们的爵位显赫。 其余人中,独孤永业代领三千弓手,不可能投入攻城。 所谓侯爵以下皆封县侯,说到底,就是高澄专为段韶、斛律光、高季式、王思政四人提供的便利。 前三人是自己最信任的将领,最后一个是自己岳丈。 王思政若非高澄插手,早就因为拥立元修获得侯爵。 另外三人之中,段韶因参与韩陵之战,建言有功,得了一个下洛县男,又常年追随高澄征战,进为下洛县子。 高季式以襄阳之战领五百骑阻拦陈庆之的功劳,得了一个乘氏县男,之后也凭着追随高澄征战,进为乘氏县子。 最惨的就是斛律光,跟了高澄多年,什么功劳都没捞到,韩陵之战留在高澄身边当护卫;平定三荆,又被留在洛阳练兵;救援窦泰,更是因为当时麾下全是步卒,也没有他的份。 其余各战,多是仰赖高澄谋略,又哪来的他立功机会。 还是高澄实在看不下去,以斛律光多年辛苦为由,授予永乐县男。 以潼关的重要性,想必高欢也会认可这番许诺。 相比与大将的许诺,对将士们的激励更为重要。 帅帐外早已搭设好了高台,众将纷纷集结部众。 高澄登上高台,拿着简易大喇叭喊话,他重申昔日与京畿军将士们的誓言,功必赏,过必罚,伤残之人能够得到照养,死难之士家眷会收获抚恤。 而随着高澄这些年的征战,屡有伤亡,所教养的遗孤与日俱增,开设的学校也同样多了起来。 最早的一批是襄阳城下,四百亲卫的遗孤,他们之中年纪较大的少年,到如今也长成了青年,学武的,便在军队做基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