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46章 (第3/3页)
父留守之功。” 娄昭君明白这个将来指的是高氏得国,他转换了心情,打趣道: “到那时,阿惠可莫要忘了我这位舅父。” 高澄笑道: “舅父且拭目以待。” 舅甥二人又商谈了一番冀州政事,娄昭突然问道: “阿惠惩尉景,尽得冀州人心,若有将来,阿惠该如何待他?” 这一句将来指的却是高澄继领高氏。 高澄闻言,稍作思考,郑重道: “尉景于父王有养育之恩,如今治理南汾州,痛改前非,再无暴虐伤民之举,澄自当以姑父视之。” 被高澄整治了一番后,尉景确实老实了。 倒不是他怕了高澄,一手抚养长大的高欢都已经四十二,尉景如今六十多的人了,还有几年好活。 为的不还是儿子尉粲。 尤其是上次高欢西征失败,退回河东,尉景为他赶赴晋阳探查消息前,亲眼见了小舅子如今的老态,更是明白,他庇护不了尉家多久,往后还是要仰高澄的鼻息生活。 当初尉粲被高季式抽了一百鞭,也被尉景勒令尉粲不许再提。 在他的严加管教下,连尉粲也老实了不少,至少不复曾经的嚣张气焰。 娄昭得到这番答复,心中的石头落了下来: 阿惠终究与他父亲一样,是个重情的人。 娄昭厌恶尉景不假,但一旦高欢去世,高澄就对翻然悔悟的尉景喊打喊杀。 纵使是娄昭这位亲娘舅,也难免兔死狐悲,唯恐自己死后,子孙见疏于高澄。 时代就是这样,不管尉景之前干了多少恶事,害死多少人,既然放过了他,而他又痛改前非,重新做人。 高澄无论如何都不能再去翻旧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