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78章 (第3/3页)
浚甚至以为自己是大哥高澄与母亲王氏所生,毕竟大哥在对待自己与嫡亲弟弟高洋的区别,高浚这个当事人最清楚。 他甚至自己写信往洛阳求问母亲王氏,高澄究竟是不是自己的父亲。 王氏接了这封信,羞得满面通红,高欢听说儿子来信,兴冲冲要看,看了之后险些没背过气去。 但这事他最清楚原委,知道高澄的清白。 也从字里行间能够体会到高澄对这个弟弟的好,更加确认高澄并非绝情的人,只是因高洋嫡次子的身份心生忌惮而已。 从此更是不插手高澄在洛阳教养兄弟,甚至还打算等西征之后将第五子,元氏所生的高浟、第六子,嫡子高演、第七子,初恋韩智辉所生的高涣尽数打发去洛阳,毕竟这三个小子,最小的也都要两岁了。 而高澄安顿好洛阳之事,也第三次西行,向恒农而去。 第一百七十一章 各路动态 高澄这一次往恒农,不止带去了两万三千人的步骑,以及一千人的亲卫。 青州刺史侯渊接到大将军调令已经率领部曲五千人早早启程西行。 更是有诸如司州、北豫州、西兖州、梁州、颖州等地征调州郡兵三万,往恒农集结。 河南州郡兵当然不止三万,历史上元修曾聚河南州郡兵十万对抗高欢。 不过高澄必须要在南线留下足够的部队防备梁人。 而这也是高家父子深受南梁忌惮的原因。 占据关东富庶之地的高氏,军事实力太强了。 不提高欢麾下二十万并州胡的主力军。 高澄在应付梁人入侵的同时,还能聚集起一支七万人的部队屯驻恒农。 而这两支大军居然还是建立在没有充分动员山西、河南,以及并未涉及河北的基础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