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一十七章 轧钢厂进度 (第3/5页)
,李昭需要进行指导,不仅如此,为了解决技术人员稀少的问题,李昭还从研究所调了几个人组成了一个技术小组,过来轧钢厂指导工作,没办法,李昭没有时间一直在这边待着,材料厂那边的项目也很多。 这么做还算有效果,轧钢厂在李昭以及研究所研究人员的指导下,虽然只是几天,但已经有了初步制造机床的能力。只是轧钢厂高级技工比较缺,整体生产进度比材料厂慢的多,现在每个月估计只能生产十来台机床,想要很快扩大规模显然是不可能了,不过这样也算可以了,不需要从外界购买新机床了。 现在。@·无错首发~~ 上级已经不给轧钢厂分配机床了,后续轧钢厂需要的都需要自己生产,这样的情况下,轧钢厂设备更新的速度就慢的多了。今年到年底估计能生产出足够轧钢厂自己使用的机床,至于外售,只能等明年了。轧钢厂这边工人的做事氛围是和材料厂有比较大差距的,可见的未来,轧钢厂机械方面的发展都将有限。 现在全国范围内都严重缺乏各式机床,对于这样的情况,每多一个工厂生产机床,就能更快的实现新式机床的普及。当然有人也许会说这不是将材料厂的利润往外送吗?其实不然,这些设备的定价是上级直接定的,其实利润很低,就如材料厂的合金,国内的定价都是比较低的,材料厂能有五六个点利润就不错了。 这也是现在材料厂收入不算高的原因所在,材料厂之所以有钱,全靠暴利的合金出口。至于这么做的原因,也很简单,这些基础的设备对于企业发展太重要了,算是对各个企业的一种扶持,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