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一十一章 会议结束 (第3/5页)
这也算是未雨绸缪了,毕竟人才如果出现断层,那么李昭好不容易积累的优势,肯定将荡然无存。所以这几年对于李昭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要尽可能的推进更多的项目,并且将相关项目推进到一定高度。而且随着李昭这边的不断发力,那么咱们能够出口的东西肯定就越多,这样就能进入良性循环之中。 而随着这种良性循环开始,那么国内势必会建设更多的项目,这样就能将尽可能多的富余人口招进工厂。其实社会稳不稳定,和市面上的闲散人员的多少是。(本章未完!) 第四百一十一章会议结束 有着直接关系的,人们都进厂了,哪还有那么多人在市面上晃荡?所以李昭一直就有一个理念,那就是想让社会稳定,那就给所有人都找事做,闲了才会出事。 这时苏父问道:“那你估计如果我们能够出口,那么出口量会有多少,每年能有多少利润,现在我们虽然在不断和外国建交,但现在建交的国家也不多啊。” 李昭对于这个倒是不好估计,不过以现在材料厂的加工能力,以及准备建设的生产线和李昭能够拿出来的技术来说,很多方面李昭都是能够做到碾压的。_o_m可能一些如内饰、喷漆等方面还是落后的,但机械方面绝对是领先的。 就说李昭准备试生产的军车,在所有军车里绝对是碾压级别的,你想想大毛的嘎斯军车,那可是五十年代的军车,一直生产到了七十年代。而李昭准备生产的军车,估计放到六十年后都不算落后。六十年后机械方面有的技术,这个都有,只是在电子、装饰等方面是绝对没法比的,另外就是发动机没有采用涡轮增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