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三十五章 外来技术和本土工艺 (第2/5页)
过的,虽然后来因为各种原因中苏关系恶化,可是当年那些专家们在国内的时候,帮助是无私的,给大家留下的印象也是非常深刻的。 其实如果认真地说起来,前苏联对于中国的帮助还是很大的,尤其是在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国内对工业建设应当先搞什么,后搞什么,怎样做到各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都不大明白。 因此苏联援建的项目,有的是我方提出的,有的是苏方提出的,经过多次商谈才确定下来。也就是所谓的一百五十六项工程。这一百五十六项工程,实际进行施工的为一百五十项,其中在一五期间施工的有一百四十六项。 这一百五十项施工项目的构成当中,军事工业企业四十四个,其中航空工业十二个,电子工业十个,兵器工业十六个,航天工业两个,船舶工业四个。冶金工业企业二十个,其中钢铁工业七个,有色金属工业十三个。化学工业企业七个,机械加工企业二十四个,能源工业企业五十二个,其中煤炭工业和电力工业各二十五个,石油工业两个,轻工业和医药工业三个。 从这个构成比例不难看出,苏联援建的这些项目,主要是帮助中国建立比较完整的基础工业体系和国防工业体系的骨架,起到了奠定我国工业化初步基础的重大作用。 通过这一百五十个项目的建设,以及为其配套的项目的建设,我国的工业布局迅速展开。 旧中国的工业多集中在沿海,内地的工业也主要集中在少数大城市。广大的内地几乎没有什么象样的工业。一五期间建设的项目,特别是苏联援建的项目,则主要配置在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四十四个国防企业,布置在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