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色_第三百五十八章 职业打假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五十八章 职业打假者 (第2/5页)

规定,来判定制售假冒产品行为是构成犯罪,还是只应受到罚款和没收等行政处罚。

    世界贸易组织的确立了一个追究制售假冒产品的不法分子刑事责任的全球性标准,即任何达到商业规模的造假案件都应该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国内的法律和司法解释在这方面不符合上述标准。

    另外,还有几个互相关联的实际cao作问题也阻碍着司法机关对造假分子的刑事调查和起诉,其中公安和检察部门缺少必要人力物力、对执法工作人员培训不足、地方保护主义盛行、行政机关和司法部门间缺乏协调和合作。公安机关的介入和调查取证应该在对制售假冒产品地不法行为产生怀疑后就开始,而不应在犯罪行为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标准之后。

    这些具体cao作问题,与上述有关起诉标准的法律问题有一定联系。由于有关刑事起诉标准不清楚或太严格,例如法律要求提供证据,证明造假分子曾经销售或制造过价值超过人民币五万元的假货,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通常拒绝追究造假案件地刑事责任。

    以罚代刑地做法也相当普遍。由于经费地紧张和利益地驱使。还由于法律法规地模糊和缺乏精确制约作用。对于一些已经涉嫌犯罪地造假行为。执法部门往往不去认真取证调查。一般采取没收假冒产品、没收非法所得、处以罚款地方式结案。而不是将案件移交公安机关。

    因此。造假地犯罪成本很低。所以很多人才乐此不彼。

    范无病将事情安排下去之后。没过多长时间。戴维斯就给他打过电话来。让他关注一下国内地一桩关于打假地新闻报道。

    范无病翻了翻报纸。果然找到了戴维斯所说地那则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