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章 打人要打脸,骂人要当街 (第7/8页)
典型的同步定点卫星的轨道可分为以下几个工作阶段,一级发动机工作,二级发动机工作,三级发动机第一次工作,三级发动机第二次工作。 三级发动机第一次工作,可以将卫星送入近地点约一百七十公里、远地点约四百五十公里的小椭圆轨道,这个轨道也被称为停泊轨道。此时,星箭不分离,带有末级火箭的卫星在停泊轨道上围绕地球运行到与赤道平面相交时,再次点燃第三级火箭发动机,使卫星进入远地点在赤道上空高度约三万六千公里、近地点约四百公里的大椭圆转移轨道,这个轨道又称过渡轨道。至此,运载火箭的卫星发送任务才算完成。 卫星在过渡轨道上运行时,要反复测量它的轨道和姿态,并利用卫星上的小推力发动机,将卫星姿态调整成远地点发动机所需要的点火姿态,使卫星的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重合。 当卫星到达赤道上空的远地点时,地面发出指令,星上远地点发动机点火,再次加速,从而使卫星进入与赤道平面相重合、高度为三万六千公里的圆轨道,也就是所谓的准静止轨道。 最后,用星上小推力发动机继续调整姿态并微调轨道,使卫星进入同步定点卫星的预定轨道位置,即静止轨道。这样,通讯卫星的发射才算是圆满成功。 说起来的话,这只是几个步骤而已,但是为了实现这一系列的动作,科研人员和制造火箭的职工们就需要忙碌几个月甚至一两年,或者更多的时间。 这几个环节当中,每一个微小的错误都会造成发射的失败,即使像美国和俄罗斯那样的火箭技术遥遥领先的国家,也不敢保证每次发射都能够成功,中国作为刚刚进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