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色_第二百八十五章 一声尖叫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八十五章 一声尖叫 (第3/5页)

众的优势,和西医共统天下。后因太左的原因,把中医又推上了一个完全替代西医,无所不能的神坛,其结果就是这些事情后来又成了某些人为攻击文革所提出来的政治把柄,给中医此后的衰败打下了伏笔。”

    “这些事情过去很多年了,有些年轻人不了解。”黄教授是一直在致力于研究中医的,对这些事情非常清楚,因此就接着说道,“五十年代,毛主席到天津视察,得了严重的肺炎,召集所有顶尖西医,用了最好的西药,依然无效。在总理的建议下,请了个名中医,最后开了一块二毛钱的药,还是一毛二分钱的药?数字记不准确了,结果痊愈了,所以他对于中医的发展是非常关注的。”

    中国的事情,很多都是讲究一个上行下效,正所谓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大体上就是这么一个道理,因此中医在文革结束之前的发展是很快的,但是由于很多基础理论书籍被毁,很多书都被冠上了封建迷信的帽子而被付之一炬,所以就造成了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没有系统的中医理论指导的实践,很容易就变成盲动。

    当时的针灸麻醉本身是中医一绝,对颈部包块、阑尾、疝气,甚至剖宫产手术都有很好的麻醉效果。意大利拍的纪录片中就有生动的一幕,一位三十多岁的北京产妇,在针灸麻醉下面带笑容的接受剖宫产手术。

    当然太过分的事也让人感到有些哭笑不得,针灸麻醉使用范围被无限放大,甚至开胸手术也用。曾经到上海某医院做开胸手术,恰有领导参观,当时的医生就叮嘱他要面带微笑,结果他是忍痛装笑。相信毛主席如果得知此事,定会对如此不实事求是的举措大动肝火的。领袖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到下面的时候,往往就完全变味走样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