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医生,别怂!_陈医生,别怂! 第45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陈医生,别怂! 第452节 (第3/5页)

变易,为偏枯也,他把“易”解为“变易”是错误的观念!

    这里是因为对“易”字理解错误,而导致断句也误。

    内经原文,其实应该当断为:髀骨行大,跛易偏枯。而不是:髀胫大跛,易偏枯。”

    男子这一番话说出口,顿时让现场安静了下来。

    如果说刚才大家还在讨论偏枯这件事儿,那么眼前这个年轻人相当于直接掀桌子了,告诉大家:别讨论了,你们一开始就错了,你们对于内经断句都不理解,谈何理解偏枯!

    陈南听见这话,顿时眉眼一挑,遇到高手了啊!

    不得不说,这句话陈南同样存疑。

    他收获的是就是王冰版的内经,所以他很清楚当时王冰解释时候,遇到的困惑。

    孙沐抬眼望去,对面男子岁数不大,和他相仿的年龄,正是张绍庭口中,国医大师秦孝廉的孙子,秦庄!

    而台上,孟义超老爷子听见这句话之后,顿时眯起眼睛,显示出浓厚的兴致。

    此时,秦庄解释道:

    “易绝对不是容易的意思,更不是改变的意思,这里的易当通“弛”,是“松弛”之义。

    《素问·阴阳别论》:“三阴三阳发病,为偏枯痿易,四支不举。”句中的“易”也通“弛”。这一点前人已有论述。

    清代孙贻让《札连》云:案易并当读为施,说的是,易应该多做施。

    而《素问-汤液醪醴论》云:是气拒于内而形施于外。施亦作弛,筋脉祖弛。注云:弛,缓也。

    所以,这里痿易、跛易、易即弛也。

    甚至,不仅仅是古代的医学,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