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435章 (第2/7页)
大计有关。”曲余同继续解释道:“陶大人有所不知,这杨嗣昌早年间曾在户部任职,又曾镇抚边镇,对钱粮军阵之事颇为熟悉。朝廷大员当中,他算是少数能制定军事方略的人物之一,又能说会道,皇上自然愿意听他的主意。按照杨嗣昌的说法,大明要抵御外寇,一是先要平定内乱,二是要筹办足够的武器钱粮。如何弄到足够多的军饷来支撑作战,他自然是盯上了如宁波这样的富庶地区。” “本官与贵国合作之事也不算什么秘密,所以这杨嗣昌认为,如果能换个人来管理宁波府,那么就可以管控与贵国的贸易,将本地收益全部纳入国库充当辽饷。他曾在户部任职,若是向皇上声称如此cao作下来便能解决辽饷问题,皇上也就很容易会采信他的意见。” 陶东来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道:“但这样说来,也是他单方面的看法,贵国皇帝不会这么容易被鼓动吧?” 曲余同道:“所以最近才会有人暗中向朝廷递交奏折,试图以公器私用,中饱私囊的罪名状告本官。这上下一起发力,本官就算是上书自辩,也很难自证清白。只要让皇上对本官起疑,他们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本书首发创世中文网,为防盗以下内容稍后重新编辑 陶东来对于杨嗣昌这个名字不算太陌生,因为前不久从山东发回的报告中,不管是军方还是情报部门,都反复提及了这个名字,认为正是此人应对无方指挥失策,才导致清军能一路南下打过黄河,对于此次发生在山东境内的战乱,杨嗣昌应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而根据穿越众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