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468章 (第2/4页)
的局面。 1647年冬,两国派出代表在大辽河畔签署协议,以大辽河入海口为界,河口以南地区为海汉实际控制区,以北为大明实际控制区,双方军队不得擅自越界行动。 当然这种纸面协议的约束力非常有限,双方愿意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解决领土争端,也都只是考虑到各自处境的权宜之计而已,一旦缓过劲来,这协议也只会像1639年所签署的金州和约一样被直接无视。 而唯一对这个协议感到不满的便是清廷了。据说摄政王多尔衮在得知这个消息后暴跳如雷,痛斥大明缺乏血性,不敢对海汉动武。 但骂归骂,满清跟海汉的贸易却不能就此停下来。自1639年金州和约签署之后,满清便与海汉开展了正式的双边贸易。靠着每年输出的大量农林产品,满清也获得了海汉提供的各种廉价工业品和深加工后的农产品。 数年下来,在海汉的有意安排之下,很多满清权贵已经习惯了享用海汉所产的各种商品,同时也在这些贸易活动中获取了丰厚的经济收益。即便如今吃了败仗连京城都丢了,满清这些权贵也还是惦记着贸易活动不能停,专门在沈阳以西的山区中开辟了一条南下通往辽东半岛的秘密货运通道,以保持与海汉的商品往来。 海汉与满清保持贸易往来的同时,又在向大明提供军事援助,让大明得以在战场上对清军形成压制态势。站在满清的立场上,当然巴不得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