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583章 (第3/4页)
文表明态度,施加压力,不能再留下让步的空间。当然了,他们的做法其实也只是没有其他选择的无奈之举,石迪文会不会对他们的要求作出回应,他们也没什么把握,总之是先试了再说。 石迪文道:“在回答你们之前,我想先向你们提个问题,我们延续前朝的做法,继续举办科举考试,目的何在?” 这个问题当然难不住白乐童,他立刻朗声应道:“目的有二,一是通过考试为国选拔人才,二是稳定民心,让民众不会报国无门!” 昨天戴英达在面谈时便曾提到,希望白乐童网开一面,不要让戴家子弟报国无门。不过戴英达所说的“报国无门”,跟白乐童此时所提出的说法,显然并不是同一回事。 石迪文点点头,继续对白乐童问道:“那你觉得哪一个目的更重要?” 白乐童稍一犹豫才应道:“这两个目的不分主次,都很重要!” 石迪文笑道:“好,那你说,人才的标准是什么?科举就是选拔人才的唯一渠道吗?” 白乐童倒也不是死板教条的老古董,闻言便应道:“所谓人才,乃是对国有用之才,至于科举,只是设下的一道门槛,从民众中选拔有一定文化基础之人,当然不是唯一渠道。我国的很多官员,都并非通过科举获得入仕机会,但他们当然也算人才。” 石迪文道:“你明白这中间的道理就好。我们办乡试的目的是为了选拔人才,但并不是所有人才都能通过这样的方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