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7崛起南海_第1143章 进退两难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43章 进退两难 (第2/6页)

不可力敌”,“征战南疆数年,从未有闻败绩”之类的说法,但廖训的消息也同样是来自道听途说,并没有与海汉军在战场上对垒的经验,所以他所提供的这些军事方面的信息也很难有多大的说服力。

    倒是海汉人如何善于敛财,如何挥金如土,这些信息让登州军方这三人十分在意。他们下意识地将海汉视作了可以狠狠宰上一笔的肥羊,而有意无意地忽略了海汉手中还有一支用钱堆砌出来的强军。他们没见识过海汉军的作战,也没有认为廖训当初所提及的那些形容是真实的状况,只认为海汉是以金钱开路,才能在南方沿海诸州府畅通无阻。所以一开始廖杰将上官野遣去奇山千户所坐镇,并没有给他配备多少兵力,结果上官野到了当地之后就傻眼了,海汉在芝罘湾驻扎的武装人员至少有上千人,他带这点人马连芝罘岛都别想上去,根本就无从下手。

    上官野从福山县当地搜集的消息陆续送回登州城之后,廖杰仍然坚持认为海汉人只是虚张声势,毕竟出兵打土匪跟与官军对战完全是两码事,他们既然要在登州境内落脚,就应该不会跟官府对着干。但郭兴宁却觉得事情不是那么简单了,海汉在芝罘湾部署了水陆两军,摆出的就是不肯吃亏的架势,直接使用武力威胁,他们也未必愿意就范。

    郭兴宁建议廖杰另寻途径,先与海汉人接触一下,看看能不能有其他的方式,让海汉主动掏腰包买一个在登州落脚的权力。这样避免双方正面冲突,也同样能从海汉人手里获得收益,对双方来说应该都是可以接受的结果。但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便正好传出了海汉在福山县发掘到铜矿的消息。

    照理说地方驻军是不便插手政务,何况廖杰、郭兴宁等人都是登莱之乱期间从外地调来登州,并非本地出身,更不好出面对这些事情指手划脚。但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