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7崛起南海_第2220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20章 (第5/7页)

算好,但也还是会有商人愿意揽下这样的项目,但其目的往往就不是冲着短期盈利去了。这类基建项目对舟山当局来说当然是越多越好,外来资本的加入会替官方省下大量资源,所以官方对此肯定乐见其成。

    主动揽下这种项目,很容易就能赢得舟山当局的好感,如果要在这地方长期经营,那么与官方建立良好关系就显得尤为必要,投资不动产无疑能够更好地表明自己在这里长期经营的决心,这种商家也是官方最为欢迎的对象。

    而且长期来看这种项目绝不会亏本,如果本身还在经营航运业,那么有自己的货运码头和相关设施就能大大地节约经营成本了。所以宣向明给马正平提出的建议,便是将港口基建与航运打包,要做就两样一起做,这样会更加划算一些。

    马正平苦笑道:“修码头,开船行,这可都是大生意,而且投入之后短期内看不到银子回来,在下实在有些为难。”

    宣向明摇摇头道:“这些买卖虽然投入大,但长期收益稳啊,而且有海汉守着这地方,平日几乎没什么经营风险可言。虽说比不了你们卖盐那么好赚,但马兄你自己要求稳定的产业,那可就没多少生意能比这还稳定了。”

    马正平笑道:“宣兄弟你做的买卖,论稳定也不比这个差啊!”

    宣向明摆摆手道:“哪有马兄想的那么好!江浙地区做织物的商人成百上千,这一行的竞争有多激烈,马兄恐怕是想不到的。光在舟山岛上开了商铺的同行,就有超过三十家。我常驻舟山,便是担心长期不在这边盯着,生意被同行给抢走。这么多人做这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