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7崛起南海_第2275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275章 (第1/7页)

    海汉的军火生意大概可以算是这个时代最暴利的买卖之一,即便这些武器装备的价格居高不下,交付周期极长,还经常会对购买数量进行限制,也仍然抵挡不住客户们的购买热情,外销清单范围内的各类武器装备都常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有时候甚至不得不通过残酷的竞价方式来决定谁能获得购买资格。

    当初马打蓝人推着一车金条到胜利堡外求购武器的行为虽然看起来像个笑话,但其实这类拿着钱上门求购的状况着实发生过不少次,只不过其他势力没有马打蓝人做得这么露骨而已。

    销路,对海汉的军火贸易来说从来都不是问题。如何控制各国从海汉进口的军事装备规模,使其相互之间,以及跟海汉之间,形成一个动态的力量平衡,才是海汉相关部门最为cao心的问题。

    海汉故意安排向各国嘉宾展示最先进的武器装备,一方面是为了震慑各方,延续海汉在军备研制方面的权威地位,另一方面也是借此让各方确信,海汉利用先进兵工技术所制造出来的军火,在未来一段时期仍将是他们更新军备的最佳选择。

    而且这种商品的特殊性就在于它并不会给留客户太多的选择空间,几乎不会有人在了解这些武器的性能之后还能安然地抱着“太贵不买”的念头,坐看别家大举采购。为了自身安全和国际地位考虑,最终都不得不加入这场国际军备竞赛。

    在这方面最显著的事例莫过于马打蓝国和荷兰东印度公司了,双方都知道对方在实力壮大之后必然会出兵攻击自己,而快速提升军事实力的最佳捷径莫过于购买海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