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7崛起南海_第1858章 共享富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58章 共享富贵 (第5/7页)

矿,正好也很适合这个时代的采矿技术。另外大同江基地的北边不远处还有一处磷矿,也可以进行露天开采。至于用途颇为广泛的煤,在平壤附近便有多处已经处于开采中的矿场,直接向朝鲜购买还比自己开采的成本更低一些,加之海汉自身的专业技术人员有限,就暂时不再考虑了。

    仅是这三项产业,海汉预计需要随着开发进度逐步从朝鲜当地雇佣三万人以上,投产之后这个数字可能还会有所提升。到时候如果再算上在大同江基地内外为海汉工作的朝鲜人,那么仅在大同江流域这一地区内,就可能会有四五万朝鲜人在为海汉效力。

    这还仅仅只是从事一线劳动的人口,如果考虑到这几个行业的产出几乎都是以朝鲜国内为销售市场,那么依托于海汉获得生计的朝鲜人数量还远不止于此。至于从中获取利益的官员权贵会有多少,现在更是难以推算出一个比较确切的数字。

    而朝鲜由此获得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除了解决数万战争难民的长期饭碗,更重要的是海汉所提供这几项产业都有助于维持朝鲜的稳定。作为交换条件之一,王汤姆已经答应了李倧,待南岸的铁矿开始开采之后,便在大同江基地附近兴建一处兵工厂,由海汉向朝鲜转让部分枪炮制造技术,指导朝鲜自行生产高级武器。

    这个条件让朝鲜人完全无法拒绝,虽说海汉转让的制造技术并非最先进的武器装备,但对于朝鲜而言却已经够用了。王汤姆声称只要朝鲜军中列装的枪炮数量够多,再加上足够的训练强度和正确的战术运用,朝鲜今后想要独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