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12章 奔赴三亚 (第4/7页)
赚取更多的利润,听起来倒不像是在吹牛,至少这加工效率就在自己眼前明摆着,如果海汉各行各业都是进入了这种所谓的“工业时代”,那的确会是一种可怕的差距。 费策贤忽然想到,海汉以治下不过几十万的人口,便能在短短数年之间崛起于南海之滨,或许也是与这种能够极大提升生产效率的“工业时代”有关。但这种模式大明能够效仿吗?费策贤认为不太可能,光是这提升效率的蒸汽机,大明就造不出来。而且海汉对此管束极为严格,甚至超过了武器装备,根本就不允许出口。 事实上不管是官方还是民间所装备的蒸汽机,全都有进行登记造册,而且会有专人定期查看这些机器的运行状况。工业部下面甚至还专门成立了一个分管此项工作的巡察处,直接与安全部衔接。即便是有机器报废,那也必须由工业部进行回收,哪怕是少了一个零件也得出书面报告才行。在这种严格的管控之下,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一台蒸汽机流失到外界。所以尽管很多国家都知道并且眼馋海汉的这种技术,但也一直没法搞到实物来进行仿制。 当然除了这些深加工作坊之外,邱元自然也不会忘记让费策贤去参观一下最有海汉特色的种植园。这种特殊的农场模式有别于大明的地主阶级,土地全部是国有,业主只是与海汉官方签署协议,租用这些土地来经营。由于收益稳定且回报期非常长,所以种植园成为了大明商人在海汉投资的一个主要项目。目前海南岛上的种植园已经有好几百个之多,其中超过一半都是由大明商人投资运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