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63章 (第2/7页)
劫完地方自然就会退兵,如果跟清军拼个你死我活,等敌人退兵了,中原的农民军再出来闹事,官府可就没有办法镇压了。” 内忧外患,应该先解决哪一个,是当下大明所面对的一道难解的题目。这两处伤口实在太大太深,大明集全国之力也未必能完全解决其中之一,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先对付自己能啃得动打得过的一方。 已经开始成建制列装火器的清军,战斗力尤胜以往,明军如果正面应战多半也只会输得更惨。所以面对来势汹汹的清军,大明只能选择避而不战,保存实力以应付国内的危机。 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来看,这样的应对策略当然不妥,但最近这几年大明已经是疲于应付,不再拥有多少试错的余地,反正都是按下葫芦浮起瓢的局面,就只能先按住其中之一再说了。 海汉在辽东半岛与满清形成军事对峙,终究也只能拖住满清的一部分兵力,没办法完全阻止清军南下叩关。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大明还是顶不住,那也只能叹一声不争气了。 当然了,即便局势被动,大明也不是完全没了指望,只要崇祯肯稍稍放低身段,主动向海汉恳求更大力度的军事援助,海汉执委会多半还是会念在同族同宗的份上给予帮助。只是这种局面会不会在未来出现,当下也没有人能够做出准确的预判。 清军的火器部队规模、作战方式、带兵将领、驻扎地点,在目前所得到的情报中都没有提及更多的细节,所以王汤姆和钱天敦也无从判断其真实状况。但有一点应该可以确认,清军显然并不打算把有限的精锐兵力部署到大黑山防线来与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