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405章 (第2/7页)
良好关系。不过岳永寿并不相信海汉官方的说辞,他认为以海汉精于算计的行事风格,岂会白白为别人忙活,出兵占领金州只是出于其自身的利益考量,而不是什么为了大明的汉人之类冠冕堂皇的理由。 至于维持与大明的良好关系就更讽刺了,海汉既不打算把抢来的金州还给大明,也没有让大明出兵到金州驻防的意思,就这么硬生生地把金州吞进了自己肚子里,这哪有考虑过大明的感受。包括海汉与大明后来通过协议结成的战略同盟,在岳永寿看来也只是海汉人为了在辽东行事方便而使出的一记花招而已,对金州的归属权没有产生任何有利于大明的影响。 但即便岳永寿对海汉所做的表面文章心知肚明,他也不能对此有言语上的抱怨。这除了考虑到海汉以“办公经费”名义向他提供的灰色收入之外,更重要的是大明仍需要海汉在辽东继续耗着满清。如果海汉不能保持对满清的军事压力,那么保守估计满清能投放到大明方向的兵力至少会因此而增多两到三万人,而且增加的这部分人马基本上都是真正具备战斗力的一线部队,一旦出现在大明边境,那就意味着本就脆弱的边防将要面对更为沉重的打击。 所以大明不仅要违心地允许海汉在金州驻军,还得指望海汉军三不五时地跟清军过过招,打上几场,以保证满清不会将驻扎在金州地峡对面的几万清军抽调去别的地方部署。对大明来说最理想的情况,莫过于海汉继续增兵金州,然后跟满清拼个你死我活,两败俱伤,到时候或许大明就可以渔翁得利,趁机杀回辽东。 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