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544章 (第2/4页)
度和重要性比起这种三年一次的地区大考可都要差了太多。 如今这一地区已经由海汉接管,当然不会再有皇帝派到杭州来的主考官了,而乡试的组织方也由浙江承宣布政使司衙门变作了海汉东海大区管委会。 但问题就出在这个新旧官府的衔接环节上,管委会的下属官员中虽然也有前明投靠过来的文人,有参加乡试的经历,但对于科举考试的组织工作也同样只是门外汉。这乡试如何出题,如何阅卷,如何制定评审标准,是继续执行旧规还是推行海汉的新方案,都存在着不少的争议。 为了保证这次乡试的权威性,鼓励江浙地区的文人积极参与,管委会也是想了不少办法。比如目前在主持相关工作的是江浙地区几位德高望重的大儒和退休官员,这都是管委会特地请出来当门面的人物,利用他们的声望和地位来告知外界,虽然如今已经换了朝代,但前朝的人才选拔制度也还是会继续保留下来——至少在今年这次乡试还不会发生变动。 那么由谁来掌握这次科举考试的标准和尺度?既然海汉执委会远在天边,那自然是该由近在眼前的石迪文石大人来定夺,这也是为此专门成立的“乡试办”已经确定下来的基调。 不过在这节骨眼上,执委会偏偏又派了一位年轻的“钦差”来杭州,所持的公文上明确写着这位小爷要“参与主持本年乡试”,这可就很考验“乡试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