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469章 (第3/4页)
不起这样的竞争力度,留给他们的就只有退出竞争这一条路。只用了短短一两年时间,海汉便轻松拿下了这个领域。 与文化领域相比,海汉在金融贸易领域的进度还要更快一些。从海汉远赴朝鲜开展跨国贸易和从事经营项目的商人不仅财力充足,而且大多背景深厚,要么有大型财团在背后撑腰,要么有一定的官方背景,甚至很多商人根本就是在替海汉高官打工办事而已。 这些来自海汉的商业机构在航运方面的优势十分明显,朝鲜本土商人想要经营跨国贸易,在运费成本方面就根本无法与之进行竞争,大多只能经营国内的分销部分,这就相当于进出口贸易的对外渠道都掌控在了海汉手中。 而根据两国合作协议中的规定,双方互免所有贸易关税,由于朝鲜商品进出口的过程其实都是由海汉商业机构完成,这种优惠措施就给海汉工业品的涌入创造了绝佳的贸易环境。 而随之所带来的后果,便是朝鲜国内的手工业遭受猛烈冲击,类似纺织、冶炼等行业,都跟印刷书籍的书坊一样,很快就被来自海汉的廉价工业品挤压得无法经营了。 这也正是海汉执委会对朝鲜国的控制手段之一,掐断这个国家发展手工业的苗头,使其长期保持在单纯的农业社会状态下,作为一个纯粹的资源供给地存在,这样海汉就可以通过工业品对农产品之间的剪刀差,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