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四章:将计就计 (第4/8页)
募兵,还是将缴获大部分留下,还是派胡知义前往辽东找寻亲族充任家丁的事情他也知晓。 这构不成什么罪责,因为只要成为了军官,要募集家丁多是从五服之内之中招募,因为只有自己的亲族才可以托付大事。 就是曹文诏他虽然远离大同,但是他麾下的家丁除去少部分是陈胡两氏的子弟之外,更多的家丁还是出身于大同曹氏,同宗同源。 陈望做的只是其他人都在做的事情。 这些属于正常的举措,这样的事情合乎情理,是约定成俗的事情。 虽说陈望是从饥兵之中选兵,而不是从精骑、马军挑选,这一点和其余诸将完全相反。 但洪承畴也读过《纪效新书》和《练兵实记》这两本书,他很清楚陈望选兵和练兵法都是学自这一本书。 戚继光没有藏私,将自己对于练兵作战的理解全部都写在了书中。 只是想要全部做到对于为将者却是难上加难。 戚军之练兵法是好,朝中上下将官皆是心中清明。 但是所有人都弃之不用,这又是为什么? 财政问题是最大的问题,因为朝廷不可能发放足额的粮饷,他们又如何给底下的军卒发放? 更何况就算是发放足额,都发了下去,他们这些将官又如何去养家丁,去维持富贵的生活? 第二便是因为戚继光练兵法练出来的是公兵,而非是私兵。 如今举国上下各营无不以家丁为主体,其余正兵为协从。 而戚继光所用之练兵法和这样的制度却是相互不容。 对于陈望的选择,洪承畴只是感觉他初生牛犊不怕虎,还没有经历宦海的磨砺,知晓世道的艰难。 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