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明末_第一百零七章 :因时制宜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七章 :因时制宜 (第4/6页)

顶顿项盔中“顿项”,是指与头盔连在一起保护脸部、颈部、肩部的防护部件。

    一半都是用甲片穿接而成包围在头盔四周或后面。

    有两种形态,第一种是将其翻起贴在盔顶的部位,另一种则是将其放下。

    全套的高顶顿项盔的顿项放下之后,顿项会将下半张脸都遮住不少,只露出一双眼睛和口鼻。

    铁遮臂、长身布面甲、锁甲、战裙、护心镜将其全身都罩的严严实实,几乎密不透风。

    陈望举目看向盾车的阵中。

    阵中四百余名甲兵正缓步向前,他们的身形尽皆藏于盾车之后。

    随着逐渐的深入了解这个时代,陈望的想法也在不断的改变。….原先他想要培养一支广泛使用火器的军队。

    但是现实却是极为骨感,火绳枪因为其特性的原因,无法形成火力覆盖和压制,就是采用轮射的方式依然不足以阻挡敌军的冲锋。

    面对着缺少衣甲的流寇,还可以用虎蹲炮和佛朗机来填补火力的缺乏。

    但是一旦遇到后金兵,虎蹲炮和佛朗机的作用将会大大被减弱。

    工部下发的火铳很多滥芋充数之作,穿甲效果极差,威力也不合格。

    打流寇还行,但是却难以击穿后金兵披挂的重甲,在战场之上,这将会致命。

    火绳枪的缺陷和局限实在是太多,如果要广泛使用必须要有自己的军械厂,制作威力合格足以贯穿重甲的火绳枪,才能应对之后和后金的交战烈度。

    燧发枪的科技难度太高,虽然燧发枪早已经研制了出来,但是研制出来和是否能够大规模的列装完全是两码事。

    再者因为钢材冶铁工艺的原因,就算是列装了燧发枪,合格的刺刀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