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坑后,我靠经商风声水起_番外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番外二 (第2/3页)

而是建议先在“楚卓”内部小范围试行。从盈余中划拨出一小部分,设立“风险互助金”。凡是参与的商队,每年只需缴纳少许银钱,一旦遭遇天灾或匪患导致重大损失,便可从互助金中申领部分补偿,以此暂渡难关、重整旗鼓。至于认定与赔付的标准,则由卓禹亲自拟定,务必做到条款极其严苛、清晰,不留模糊余地。

    起初,应者寥寥,众人皆以为不过是白交银钱。直至一支缴过“互助金”的商队在南方遭遇山洪,人马货物损毁严重,几乎血本无归。卓禹却依条款行事,如数补偿,使这支商队免于破产绝境。此事一出,商行内外震动。原本观望的商队,纷纷主动请求加入。“风险共担”四字,终以这最原始、最依赖信诺与契约的方式,于艰难之中,踏出了它的第一步。

    楚曦和心里明白,根深蒂固的观念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她不再急着要见成效,而是像春雨浸润泥土,把那些现代的想法,悄悄裹上“人情”、“利益”、“实用”的糖衣,一点一点,渗进日常之中。她耐心等待,等它们在现实的土地里悄悄生根、发芽。

    这些尝试,或许微弱如星火,但在楚曦和眼中,能照亮一寸角落,便得一寸的欣慰。她不只是在做生意,更是在这个她所选的世界里,轻轻撒下另一重文明的微光。

    京城“楚卓商行”的总号书房里,熏香细细地盘旋上升,算盘珠声清脆利落,一如往常。卓禹正专注地审阅手中那卷西南新茶路的计划,眉目沉静,不露波澜。楚曦和则挨在一旁,闲闲地翻着“曦和雅舍”下月的教案,时而抬眼望望丈夫,唇边含着一抹温软的笑意。

    安宁氤氲一室,却被卓复轻叩门扉的声音打断。他躬身禀报:“东家,夫人,门外有客求见。是一老一少,自称姓墨,从漳州而来。”管家稍作停顿,又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