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8章 德润布庄 (第3/4页)
递了名刺和礼单过来,这些都是。” 渠源锐一回到祁县会馆,四十多岁的德叔便迎了上来,满脸笑容地对渠源锐道,作为渠源锐的心腹,德叔负责在馆内接待客人,这段时间,商客们的奉承讨好让这个憨厚的汉子颇有些飘飘然。陪同四少爷这些年中,这还是第一次受到如此的讨好重视。 “一帮势利的东西。”渠源锐笑骂了一声,脸上却颇有扬眉吐气的神情,终于也有别人求到他头上的时候了。 他先给自己倒了一杯酒,一饮而尽,才道:“将名刺给我看看,都是一些什么人?” 德叔恭敬地将一叠厚厚的名刺递给了渠源锐。 渠源锐一张一张地翻看着,半响,冷笑了几声:“平遥的李家,介休的侯家,万荣的潘家,阳城的杨家,榆次的常家,哼,都是些大角色啊,以前他们可是正眼也不会瞧我一眼,现在巴巴地求上门来了,哦,还有这个,临汾的亢家……好家伙……鱼儿闻到血腥味,都上门了。” 这些平遥的李家,介休的侯家,万荣的潘家,阳城的杨家等,都是后世清季晋商中的大鄂,既是大商人、又是大地主,都拥有极为雄厚的资本。眼下虽没后世那么显赫,但在北方的势力也不可小看。 特别是临汾的亢家,即是大粮商,又是大典当商,拥有大量的田宅,亢氏曾扬言:“上有老苍天,下有亢百万,三年不下雨,陈粮有万石。”虽说这个大话是清初时说的,但此时万历时,他们家族中经营九边的粮草也有几十年了,同样拥有大量的土地,储藏有大量的粮食,势力庞大。 虽说此时这些递名刺的人,都是上面几家外地分号的掌柜或是族中各商号的偏房子侄,放到五寨堡这个现在还不显眼的地方来,并不是他们家族中的大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