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87 (第3/4页)
在诉说着历史的故事。 山路上,挑夫们哼着号子,窄的地方他们只能贴身在石壁上让那些满头大汗的男人们先行,胖子奇怪道:“怎得到处都是运送材料的队伍?” 查文斌叹了口气道:“茅山盛景早已不复当年了,这应该是在重修吧……” 其实茅山派的命运和道教的命运的确很相似,茅山的宫观道院最盛时多达257处,有房屋5000余间。太平天国时这座千年道场也没逃过那场浩劫,因为曾遭太平军的破坏,到了清末,还尚存‘三宫五观’。三宫为崇禧万寿宫、九霄万福宫、元符万宁宫,五观为德佑观、仁佑观、玉晨观、白云观、干元观。 到了1938年9月,日寇扫荡茅山,焚毁了90%以上的道院房屋,并将一批非常有价值的道教典籍和实物抢劫一空,可是最后的毁坏却是在自己人的手中。 十几年前的那一场“文化大革命”中,茅山道院又遭损毁,只剩一些断垣残壁。一直到了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宗教政策得到落实,政府才拨款准备重修九霄万福宫和元符万宁宫,这也就是现在我们合称茅山道院。 他们去的时候茅山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工期,道观多处于山高林密之处,上下山路十分险峻,好些物资都只能靠人背马拉。一路上这队伍便像是蚂蚁一般延绵不绝,其实在那一场浩劫里何止是茅山一派,许多民间道士因为害怕被批斗都重新更改了职业,有的做了农民,有的则进城从了商,说文革便是压断中国本土宗教的最后一根稻草一点都不假。而像茅山派这样得到重修的都是一些名山大川中的著名道观,一些或小的或不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