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门往事/最后一个道士Ⅱ_分卷阅读47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71 (第2/4页)

,如此说来这柳家的确是受了阴司的庇护。查文斌只听说过活人送死人的,可从未有见过死人送死人的,好在他选的出殡时间天还未亮,也不知道到时候会整出一副怎样的场景来。

    柳家的院子里摆满了各路人送来的花圈,大雪把这四周的一切都成了白,查文斌穿好衣服就在那老太爷的灵柩前烤火,屋内只有那少女一人扶着棺材还在啜泣。

    按照查文斌的算法,这少女恰好与那柳套太爷相冲,出殡的时候她得回避,那少女眼见是送不了老爷子上山,便一直坚持陪他最后一程。

    三点多的光景,院内又开始稀稀疏疏的忙碌了起来。抬中的四大金刚已经在吃着厨子特地为他们准备的豆腐宴,在江浙一带年过了花甲的老人去世菜席上一定是少不了豆腐的。这个习俗的来历各有各的说法,一说是战国时人乐毅性孝顺,父母喜吃软食,乐毅便用黄豆制成豆腐供父母食用。父母每天食之,因得高寿。父母故后,乐毅请参加送葬的邻居们吃豆腐宴,祝愿大家健康长寿。由此形成吃豆腐羹饭的风俗,流传至今。

    还有一说则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崇尚神仙之术,天天服豆,希望可致长生。其间他发明了制作豆腐的办法。后其父病死,按礼仪三日之内须停厨熄火,所以刘安连吃三天冷豆腐。旁人不察,见他把一团团雪白的东西往嘴里塞,以为他吃的是什么凤髓羊酪,遂说他不守礼节。刘安乃于三日小殓后举办素席,答谢各方来吊宾客,席间特备一道冷豆腐,说破真情。从此,孝子居丧多以豆腐为冷食,而成殓后以豆腐答谢吊唁宾客的习俗亦由此形成。

    总之大体也是因为豆腐是白色,与丧事搭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