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98章 下有对策 (第2/5页)
使魏王德昭之命,于泗州府衙许人陈告,但有循私枉法、与不法粮绅私通款曲之官吏,主吏处死,本官除名贬配,仍转御史台科察。其所贪墨,不论多少,尽数支与告事人充赏。此榜公示之曰,主吏自首者免罪,既往不咎,粮绅有不法之举者亦可赦其旧罪。” 榜文一出,轰动了整个泗州城,小小泗州城中不过一万四千家人口,除了不懂事的小孩子,几乎尽皆知晓此事。茶楼酒肆之中,都在谈论不已,谁也不知道这位钦差搞出如此大阵仗,会在这泗州城中掀起一番怎样的风雨来。 但是事实上,什么风雨都没有来。 天还是那么热,连一丝风都没有,路边的柳树条儿都有气无力地垂着,行在树下的人也是懒洋洋的提不起精神。 泗州府衙门口一字排开接受陈告的官差们早上还齐刷刷地站在那儿,挺胸腼肚,威风八面,现在全都跑到大门洞里,坐在齐膝高的门槛上,让过堂风吹着乘凉去了。一条大黄狗趴在石狮子的阴影地里,耷拉着舌头呼呼地喘气。 大堂上,杨浩也坐得乏了,午后天气更加闷热,知了不眠不休的叫声叫得人晕晕欲睡,从大堂里向大门口望去,半晌儿才见三两行人慢慢走过,那百姓向府衙中看来,远远的看不清五官模样,杨浩却分明感觉到了一种嘲笑的意味。 “罗班头,把刘牢之跟我唤来。”杨浩坐的不耐,向堂下吩咐道。 那个班头儿拄着水火棍正在打瞌睡,杨浩一叫,他立马醒了过来,赶紧一擦嘴角口水,答应一声便跑了出去。过了一会儿,守在大门口的刘牢之赶了进来,抱拳道:“大人有何吩咐?” 这刘牢之是刘向之的兄弟,四十六七岁年纪,也是邓知府夫人的娘舅,靠着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