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79章 我本凡人 (第4/5页)
们的呵护关怀实在太少,她们终于离去,这也未尝不是一个原因,痛定思痛,他才想对娃娃多些关怀。 ※※※※※※※※※※※※※※※※※※※※※※※※※※ 次日早朝,金殿面君。 杨浩是被赵光义带进大厅的,却未上金銮殿见驾,而是被引到了文德殿候着。这件事,在官家和一众心腹大臣们眼中可是万万张扬不得的大事。 赵匡胤心中牵挂着这件至关重要的大事,朝会一罢,也没循旧例先回宫中用过点心茶水,直接率领赵普、赵光义、楚昭辅等一众知道内情的心腹大臣直奔文德殿。 杨浩已将条陈一条条理顺、背熟,向官家和众位大臣阐述自己观点时,说得条理分明。一些观点,他是借用诸位朝臣们商议的法子,其余就是自己补充的一些奇思妙想,诸如建堰坝水闸,自北地走私牛羊,主动公开消息从而提高粮价、引诱粮商主动向开封运粮等等。这些补充再加上正规渠道流入的粮食数目,按他的估计,应可保障开封平稳渡过断粮期。 杨浩这套计划最大的特点就是不像朝臣们计议时各自陈述可能的风险和困难,而是按照购粮、运粮的整个步骤,经过的环节,涉及的官员、百姓,逐个列出可以挖掘潜力,提高购粮效率、运输速度的方法,再提出这些方法需要谁去执行,如何进行保障,甚至就连这样做可以增加的运输数目和速度也明确地预估出来。 这种包含了统计学和数学模式的陈述,清晰明了,听来一目了然,远比那些做惯了经史文章的官吏所做的宏篇大论更容易抓住重点,听得众人频频点头。杨浩罗列的十分清楚,对每一项措施的针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