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大唐种田指南 第182节 (第6/6页)
绝艳的人物的,只有这样才能流传下去,办第二届、第三届。” “有了文化内核,才有生命力。” 其实高长松还有些想法,他比较希望观众们可以掐强度、掐战力,这样辩得起来。 张仁祖似懂非懂地点头,他问:“那怎么传唱呢?让说书人当个故事去说?” 高长松道:“这样也可以,可这是第二流的传播方式。” 效率有点低。 他其实有两个方案,第一种是发小报,搞名人访谈。 第二种则是弄“辕门抄”。 这两种其实都是报刊发型方式,辕门抄比较古早,从西汉时就有了,说白了就是官府汇聚一下最近的新闻,写成一张大报贴在城门上,让往来人看。 至于小报,东华国这已经酝酿出小报发行的土壤了。 这里的报纸分两种,一种是官方发型的邸报,刊登政府要文,内容严谨,措辞讲究,非文化水平高的很难看懂。 民间小报就不同了,那就像是现在的狗仔报纸,刊登的都是大白话,随出随印,普通的百姓都能看。 高长松意思是,赛程本来就长,他找文人来润笔,每过五天就出个小报,在民间发行,而辕门抄则当论坛,做民间交流阵地,有什么想说的,人都可以往棚屋旁的木版上张贴。 这就保证又有大方向指导,民间言论又能蓬勃发展。 张仁祖听完后都鼓掌了:“妙啊!” 这小报估计还能挣钱呢。 当然,钱多半是正书堂跟高十二郎对半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