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52节 (第5/5页)
写道: “三维结构,也就是它的结构式肯定不同于我们现有的四元环,应该是未被定义的五元环或者六元环。” “那么分子中的6个硝基相对于五元环和六元环可有不同的空间取向,晶格的堆积方式和单位晶胞内的分子数也不同,所以可能的晶型应该是……” “24种。” 唰—— 于永忠很快在算纸上写下了几个构型。 环化反应这个概念要在1973年才会被r.b.伍德沃德提出,但三元环和四元环的雏形在50年代就已经出现了。 只是目前化学界对于三元环和四元环的环了解相对有限,认知最深的物质便是环丙烷——而这玩意儿在环化结构中只能算是入门中的入门。 不过另一方面。 虽然对于三四元环的认知不深。 但这并不妨碍于永忠做出cl20是五元环甚至六元环结构的猜测。 这属于逻辑性的问题——因为四元环是撑不起立体结构的。 就像曲率引擎使用的燃料必然不可能是煤一样,只有五元环才可能支撑起立体的三维构型。 当然了。 上面这句话是以这个时代的认知说的。 如果按后世的知识体系来看,四元环并不都是平面结构——因为键角张力并不是唯一的张力来源。 例如环丁烷和环戊烷就不是平面结构,而是是信封式和半椅式构型,此处便不多赘述了。 视线再回归现实。 “韩顾问,我有个可能有点天马行空的想法……” 随后于永忠将这张算纸推到了徐云面前,斟酌着对他说道: “韩顾问,你看,从结构式上来说,cl20显然是一种高密度高氮含量的化合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