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_第117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77节 (第4/5页)

方法。

    当初徐云在和钱秉穹提及世界是非线性的时候,同样也提到了这种方法。

    早先介绍过。

    中子与核的反应分为两种:

    散射与吸收。

    其中散射是一种广义的散射,即中子进入出核不变,简称中出。

    这又可以分两种情况:

    1中子没有进入核内部。

    也就是中子直接与核发生了散射行为,通俗地讲就是弹开了。

    这显然是一个弹性散射,能量与动量都守恒,这种散射也叫势散射。

    2中子被核吸收,但是又被放出来了。

    这种情况稍显复杂。

    当中子的能量恰好是核到达某个激发态所需的能量时,这个中子就极其容易被吸收:

    从量子力学能级跃迁的知识可以解释这是为什么,这个过程称为共振吸收。

    而后形成的复合核又将中子放出,并根据是否放出能量来分类为弹性/非弹性散射。

    两种情况表达式如下:

    非弹性zax+01n→[za+1x]*→zax+01n

    弹性zax+01n→[za+1x]*→zax+01n+γ。

    没错!

    聪明的同学想必一眼就看出来了。

    共振吸收是对中子能量有要求的,所以它具有阈能的特点。

    这样中子进中子出的反应,便是(n,n)反应。

    至于吸收就更好理解了。

    说白了就是中子进而不出核。

    这种行为一共有三类反应:

    一,辐射俘获(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