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_第142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421节 (第5/5页)

  这些观测中心的总体数量还算可观,几十上百个点位隔个一两年通常会碰上几个有价值的现象,慢慢的推动科学界对宇宙的认知,然后就仅此而已了。

    在杨振宁的认知里。

    他这次想要建设的地面引力波探测基地,在成本上都可以算是目前宇宙学方向最顶峰的项目了。

    结果没想到……

    徐云居然张嘴就说要搞个集成体的大规模宇宙探索基地?

    这真的有必要吗?

    至少杨振宁本人是觉得有待商榷的。

    而在他对面。

    听到杨振宁的这个问题,徐云却毫不犹豫的给出了答复:

    “当然有必要!”

    只见他深吸一口气,郑重的开口说道:

    “杨先生,您是当世顶尖的物理学家,应该知道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未来必然会将视野投向我们头顶的宇宙。”

    “在技术应用方面,卫星和火箭应该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至少在接下来的八十年里,我们恐怕很难将运载性的空间探索拓展到月亮之外,这是一个客观事实。”

    杨振宁不置可否的嗯了一声。

    徐云的这个说法和他的看法很接近,不过他知道徐云肯定有后续的内容要讲。

    果不其然,徐云很快又说道:

    “但是在理论研究方面,我们可以涉及的领域却远远不止、也不应该在‘地月’层次这么简单。”

    “举个例子,我们对天体物理的研究,有可能帮助我们建立完善的小行星预警系统——这其实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儿。”

    “再比如我们对宇宙的伽马射线进行捕捉研究、对宇宙背景进行探索,就能知道宇宙的初始年龄,从而在更广的框架上去研究、优化我们现有的物理理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