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_第138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85节 (第4/6页)

响会如此之大。

    用未来的视野去嫌弃、责怪这个时代迂腐滞后,其实是一种很low的行为。

    在确定了项目执行的地点之后,徐云便又问道:

    “那么周老师,农场的规模和投入呢?这方面有多大?”

    周开达在这些天已经快把相关数据背的和自己的名字一样熟练了,于是很快便说道:

    “试验农场以琼海南江农场为主,那是一处地理位置很好的国营农场,在琼海的岛崖县。”

    “南江农场可以进行三季稻试验,整个农场的定植是1000亩,不过我们试验田大概就几十亩左右吧,甚至可能更少一点。”

    “按照我和老袁的预期,一季只要能出两万个完整的穗头进行筛选,就算完成我们的当季预期了。”

    听闻此言。

    一旁的袁国粮也跟着点了点头,示意赞同周开达的想法。

    作为一个县级国营农场,南江农场在琼海省的诸多农场中面积并不是最大的。

    甚至如果你真要排序,它的位次还会比较靠后。

    但它的日照、温度以及其他地理条件却极其优质,非常适合杂交水稻的培育。

    在徐云前往罗布泊的那段时间里。

    侯光炯便带着袁国粮和周开达去了一趟南江农场,在考察了农场环境后三人一致认为这里是个最佳的杂交水稻育种区域。

    不过在讨论种植规模的时候,三人出现了一些意见分歧:

    侯光炯认为可以多种一些水稻,比如说搞个二三百亩,毕竟目前国内缺的是粮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