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04节 (第5/5页)
是原核生物的同学应该都知道。 原核生物有16s、23s及5s三种rrna,这三种rrna均存在于30s的rrna前体中。 转录作用完成后。 在rnase3催化下,将rrna前体切开产生16s、25s及5s rrna的中间前体。 进一步在核酸酶的作用下。 切去部分间隔序列,产生成熟的16s、23s及5s rrna,还有成熟的trna。 这里的s为沉降系数,当用超速离心法测定一个粒子的沉淀速度时,此速度与粒子的大小直径成比例。 5s即含有120个核苷酸,16s含有1540个核苷酸,而23s含有2900个核苷酸。 16s rrna全名叫做16s核糖体rna,是原核生物的核糖体中30s亚基的组成部分,长度约为1542nt。 物种间的16s rrna序列既有高变区也有保守区,彼此呈交替排列,原核16s rrna序列包含9个高变区。 其中v4-v5区其特异性好,数据库信息全,是细菌多样性分析注释的最佳选择。 保守序列区域反映了生物物种间的亲缘关系,而可变序列区域则能体现物种间的差异。 因此,16s rdna也被称为细菌系统分类研究中最有用的和最常用的分子钟。 其实在一开始的时候,科大方面是没有考虑去检测徐云性征区域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