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_第144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43节 (第2/5页)

  得到李觉的答复,王浩然的嘴角嗫嚅了几下,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诚然。

    中子弹使用的是氘氚混合气体,其中有一个概念是中子增殖效应。

    相对于普通的氢弹来说,中子弹少了一层铀-238外壳,因为铀-238会使中子慢化,降低中子能量。

    而且铀-238在快中子作用下发生裂变反应,增加了冲击波和光辐射以及裂变产物的放射性沾染,这和中子弹的设计目标是背道而驰的。

    只有当氘、氚注入到中子反射层之内时,引爆才能有效。

    铍作为反射层,可以把瞬间发生的中子反射回去,使它充分发挥作用,从而大大提高了中子的利用率。

    同时,铍虽不是裂变材料,但它吸收中子较放出中子为少,当一个高能中子打中铍核后,会产生一个以上的中子,这就是铍的“中子增殖效应”。

    这个研究方向和核动力……直白点说就是核潜艇研发确实存在比较多的交集。

    核潜艇是各项技术的综合,例如核动力装置、潜艇形状、空气保障、导航、声纳等等……共称“七朵金花”。

    其中核动力装置与核反应堆直接挂钩,其中一个难点同样也是中子增殖效应。

    在眼下这个时期。

    由于毛熊专家离去的缘故,负责核潜艇研发的909基地目前暂时下马了任务,只保留着一个五十多人的核动力研究室。

    所以如果是为了研制中子弹,那么彭士禄和赵仁恺出现在补完名单里倒也正常。

    但是……

    这tmd可是中子弹啊,哪有可能这么容易就能研制出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