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_第868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68节 (第4/5页)

   同时atomki项目组在此前也曾经公布过多次骇人听闻的‘重大发现’。

    比如他们在2001年就宣称发现了9ev的新粒子,在2005年宣称发现新粒子引起的多个粒子的异常举动、在2008年宣称发现12ev兆电子伏特的新粒子等等……

    但以上这些发现至今都未被第二次复现过。

    所以atomki项目组在业内,也被戏称为网红项目组。

    但另一方面。

    虽然x17粒子这个事例大概率为假,但它的模型还是比较有参考性的。

    它的表现形是电子偶素的激发态,质量介于电子偶素的基态和π0介子之间。

    理论上电子偶素的电子动量达到了某个突变态,确实可能引起某些异常数据。

    不过很快。

    现场对粒子模型研究最深的希格斯便摇了摇头:

    “不太可能,杰拉德,如果是x17粒子的类似原理,那么它必然要先衰变产生正电子-电子对。”

    “而正电子若是生成,那么必然在1.022mev这个区间可以看到部分迹象,但很遗憾……”

    说着希格斯便指了指报告的某个空白处:

    “这里并没有正电子生成的信号。”

    特胡夫特凑上前看了一会儿,默然的点了点头。

    希格斯说的是对的。

    也就是说……

    x17粒子的模型,并不适用于现在这个情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