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73节 (第4/6页)
个能级结构,那么自然也可以反推出后面两者。 而在徐云协助赵忠尧等人发布的元强子模型中,他们用兰姆位移法外推出了氢原子的整个能级结构。 基于这个参数,汤川秀树便想出了这样一套的测量设备: 氢原子的整个能级结构逆推出质子半径rp,接着在高达15位精度2s能级下测量零动量散射矢量——2s能级不受海森堡测不准原理的影响,因此它的准确性很高。 测出零动量散射矢量之后,开始对中子的超冷寿命进行测量。 没错。 中子,而非直接测量质子。 汤川秀树计划让中子与固态且寒冷的氘相互作用,使中子失去能量,从而将中子减速到超低温度状态。 接着这些中子被放入浴缸大小的真空瓶中,里面有约4000块磁铁。 强磁场对中子起到了约束作用,可以阻止它们与瓶子表面接触,因此这些超冷中子可以得以长时间保存。 然后再进行约束法试验,收集出现的质子数,这样r∞就可以计算出来了。 有了r∞和质子半径rp,那么切伦科夫辐射的参数便也有了。 得到这个参数以后,就可以开始修建研发观察质子样本的探测器。 最终只要能找的一个磁距有效质量异常的质子,那么必然就可以确定它出现了衰变。 所以整个过程分成三个部分,一是切伦科夫辐射参数的收集,二是整个探测器主体的建造,三则是探测器建造成功后的数据采集。 “15位精度的2s能级……” 看着汤川秀树写出来设备原理的相关参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