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_第72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23节 (第2/5页)

夏的科研基金有关。

    早先提及过。

    华夏的科研体系除了学士-硕士-博士-副高(副教授)-正高(教授)之外,还有另外一个特殊序列。

    那就是青尖、优青、青江、青千、杰青、长江、大千。

    在青年领域中。

    青尖最低,杰青最高。

    杰青对标的是长江学者和大千,属于‘青’字头的极限。

    而除此之外。

    一些机构也都会通过自有渠道评选出一些业内顶尖人才。

    比如各类省级的“安全帽型”学者:

    泰山学者、芙蓉学者、三秦学者、西湖学者、阅文十二天王等等……

    不过目前国内能与国字头四青相媲美的机构评选,有且只有一个。

    那就是中科院的百人计划。

    当然了。

    百人计划也根据等级,分成三种类型。

    最低的是百人计划c,名称叫做【青年俊才】。

    接着是百人计划b,名称【技术英才】。

    再往上便是准国字号的最高级别,百人a,【学术帅才】——这些看起来有点中二的称号并非笔者编撰,而是确有其事……

    其中百人a最少都能和青江同档,头部的50%可以对等杰青级别。

    而既然有人才分类,那么自然就需要有评选流程。

    这个评选流程就是所谓的‘会’。

    这个会有个比较拗口的名字,叫做面地青项目评审。

    实际上这个词是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