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_第1298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98节 (第5/6页)

将自己的算纸递到了徐云面前,对他说道:

    “你看看我的思路对不对?”

    徐云原本想说自己对于氢弹结构一个字儿都看不懂,但想到面前的算纸上大概率记载的是传说中的那个东西,他便忍不住接过看了起来。

    与此同时,大于也主动做起了介绍:

    “徐云同志,我按照沿轴线计算了一根压力时间曲线,最后发现单单靠泡沫等离子体应该是无法保证腔体内均匀的x射线辐射场的——也就是内壁对x射线的漫反射是更主要的产生烧蚀效果的机制。”

    “所以我设计出了一个特殊结构,可以延缓次级近端首先烧蚀同时利用了隧穿效应,我把它称之为x射线透镜。”

    说罢。

    大于用圆珠笔末端在徐云面前的算纸上点了点,同时做了个画圆的动作:

    “根据我们原子弹的设计图来看,从初级发出的x射线相对次级来说本身是放射状的,为了让次级尽量得到均匀的x射线辐射,需要将x射线变成汇聚的形态。”

    “但x射线本身非常特殊,光子能量极大,对于大多数材料几乎可以无损耗的穿透,并且折射率会略小于1。”

    “所以如果想做成x射线透镜,透镜形状应当接近于凹透镜,并且想发生全反射只能利用掠入射。”

    “当然这种设计会损失相当数量的x射线,也就是我之前提到的减少汇聚角,但在隧穿效应的梯度辅助下,剩下部分的x光线却可以达到高精准的汇聚……”

    大于的介绍非常的简明,即便是徐云这种对氢弹结构不太了解的外行人,此时的脸上也露出了些许明悟。

    原来如此……

    大于的思路说白了其实就一句话;

    选择烧蚀速度以及烧蚀后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