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_第133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33节 (第2/6页)

看这标题确实是涉及到了一种新模型。

    接着古兹密特又将视线下移了几分,开始看起了论文作者的名字。

    对于他这种《物理评论快报》的总编而言。

    通常情况下。

    比起论文的标题,他更在意的还是论文的作者。

    如果论文作者只是没什么名气的小萌新,那么他对于论文内容的容忍度多少会下降很多。

    但如果是业内有名的大佬,那么他的期待值则会直线上升。

    “zhaozhongyao、zhuhongyuan、huning、wanggang、yanghe、luguangda、lijue、ese donkey……”

    看到开头的七个名字。

    古兹密特神色顿时一肃。

    赵忠尧、王淦昌和陆光达三人就不必多说了。

    全球范围内只要是搞物理的从业者,几乎人人都听说过这三位的大名,相当于后世的梅罗。

    除此以外。

    朱洪元、胡宁和杨贺古兹密特也有所耳闻。

    朱洪元是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物理系的高材生,师从古兹密特师弟托姆·凯泽的男朋友(没打错)格林奥尔,格林奥尔过去几年没少怀念过这位聪明的华夏弟子。

    胡宁则是毕业于加州理工学院,古兹密特虽然没有交集但多少听过这个名字。

    杨贺的情况也差不多,也是留学生里的尖子。

    早些年杨贺还给《物理评论快报》的前身《物理评论》投过稿,虽然没有被采录,但古兹密特也和他交流过几次。

    至于剩下的李觉古兹密特就真不知道了,或许是华夏本土的专家吧——赵忠尧他们回国也十一二年了,培养出个把华夏物理学家还是很合理的。

    不过能和这几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