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_第1008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08节 (第4/5页)

意外的确认道:

    “数据的数量不够?”

    叶笃正点点头:

    “没错。”

    叶笃正在来座位的路上曾经注意到,自己位置的后方恰好有一小块黑板,还放着几根粉笔。

    于是他便干脆站起身,走到黑板边画了个图示:

    “……大家看,这里空间分布的基准图,我们计算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在湍流项在垂直位置……也就是高度空间上的分化。”

    “因为我们原本使用的标准k-e模型是高雷诺数模型,但根据这场雨带来的逆推结果显示,近壁区域会受到低雷诺数的影响。”

    随后叶笃正顿了顿,换了个更加直观的解释:

    “举个例子,在原先的模型中,我们相当于把地面到天上一万米的这段距离分成了十个区域,也就是每块区域高1000米。”

    “按照原先模型的划分,这1000米区域中的……你们直接理解成气压吧,每块区域内的气压是不会变的。”

    “但直到现在我们才发现,别说1000米的区域了,实际上高度每升高或者降低一米,气压的数值都会有所变化。”

    听完叶笃正的这番解释。

    一旁的陶诗言亦是表情沉重的叹了口气。

    笃正兄,我们发现的太晚了啊……

    叶笃正所说的气压只是一个便于理解的例子,不是说气象中心连气压随高度会发生实时变化这种知识都不知道。

    ‘气压’真正指代的概念,其实是源项和湍流粘度。

    只是考虑到某些笨蛋讠……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