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83节 (第4/5页)
荣登学部委员。 童第周的故事还入选了后世的小学课本,名字叫做《一定要争气》。(现在还在不在我就不确定了) 但除了童第周外。 剩下的三个名字老郭就不怎么熟悉了,直接点说老郭压根没听过他们的名字…… 而能够被徐云提及名字的人,能力上最少都是未来的院士级精英! 换而言之。 徐云又给国家提供了三个顶尖人才的名单…… 倘若国家对他们重点培养提前给予信任,那么最少都可以为他们个人与国家缩减十几甚至二十年以上的时间! 想到这里。 老郭心中已经充满了立刻前去寻找李觉的冲动。 不过此时他还保持着基本的理智,知道信息必须要确定的足够精准才行,于是他又对徐云问道: “小徐,你说的这三位同志目前都在什么单位工作?——如果记不清具体单位,也可以把工作的城市、年龄还有籍贯告诉我。” 徐云闻言思索了几秒钟,缓缓说道: “旭日干同志年纪是最小的,我记得他应该是内蒙人,现在在内蒙大学读书吧,估计明年才刚毕业。” “张子仪是归国留学生,籍贯和工作单位我不记得了,不过他是从霓虹留学回来的。” “所以如果要找的话,定位起来应该不难。” “但吴常信同志我就不太清楚了……年龄大概接近三十岁吧……” 旭日干、张子仪、吴常信。 如果说童第周是我国动物育种的奠基人,那这三位大佬则是当之无愧的次代拓路者。 三人在后世都评选上了华夏院士,其中吴常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