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_第124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42节 (第6/6页)

   与此同时。

    这种非定型的中子Φ值,也会影响到辐射传递方程模型的推导。

    原因很简单。

    热量通过三种方式传递:

    传导、对流、辐射。

    其中的辐射,便是电子、光子及中子等粒子作为媒介来实现热能的转移。

    但是这些粒子的行为更像是耗散或者流出,这些粒子除了运输能量,还带走了一部分动量。

    因此相关方程的推导需要引入很多复杂的参数,甚至还要考虑吸收系数以及散射角度。

    这种框架的构造本就很难了,中子Φ值的加入等于让周毓麟等人又多了个参数要考虑。

    这就像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难度肯定要比二元二次方程更低一些,因为前者在次方相同的情况下只有一个未知数。

    说来也巧。

    周毓麟他们之前解决的分段多项式函数重建以及一维完全气体他其实并不算精通,仅属于大致能猜到解决方式但不太了解的情况——就像很多人知道湍流肯定要涉及ns方程组,但ns方程组的表达式你让他写就写不上来了。

    但考虑了局部热平衡状态之后的架构建立,却恰好是他的熟悉方向。

    因为他当初在成飞工作的时候恰好负责过这方面的理论研究,不过研究框架并不是原子弹,而是为了研究耦bgk分子动理学的一个解。(不是动力学打错了哈,就叫动理学)

    因此他顿了顿,斟酌着说道:

    “毓麟同志,不瞒你说,当年我在剑桥大学读书的时候,认识过一位精通热力学的学长,叫做萧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