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92节 (第2/4页)
刘有成对此倒是显得很淡定,冷静的反问道: “小保,爆炸瞬间的数据采集到了吗?” 保铮再次把目光投向cao作台,鼓捣了几下后答道: “采集到了七个爆炸瞬间的变速信号,其中有三个比较明显,应该可以还原出爆炸时的具体情景。” 刘有成这才点了点头。 上头曾经介绍过。 这些气球的外表都涂抹有硼纤维以及环氧树脂。 这些材料的主要作用,便是用于传递气球发生意外时的数据: 无论气球是漏气还是爆炸,气球本体都会发生某些形变。 比如漏气是向内缩扁。 破裂爆炸则是往外膨胀。 其中漏气过程没什么好说的,基本上就是咻一下跑没了气儿,接着在铁片的牵引下向下坠去。 但爆炸就不一样了。 在爆炸的瞬间。 气球的囊体会炸裂成数块甚至数十块的小片。 这些小片的溅射方向、速度有时因为受力点和空气阻力的缘故,数值上可能相差好几倍。 而在这个过程中。 小片上涂抹的硼纤维以及环氧树脂就相当于一个放大器,通过波频特性将这些数据变得清晰可捕捉。 这也算是兔子们自研出来的黑科技之一吧,后来东方红一号运载火箭的很多参数就是靠这样得来的。 不过那时候的条件要比现在更艰苦,因为原本历史中兔子们可没有气象多普勒雷达辅助…… 随后保铮带着小组其他成员迅速将这些变速信号逐一记下,准备汇总起来后交给刘有成他们处理。 到了这一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