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_第134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42节 (第4/5页)

署名先后问题。

    小李想要将自己的名字写在前边,理由是国际惯例都是按照字母排序的。

    小杨则认为他的贡献比较大,应该把自己的署名排在前面——因为小杨的数学功底确实要强过小李很多。

    具体的时间节点大概是这样的:

    双方在1952年的三篇论文中对署名先后发生了一些口角,1955年双方写下了宇称不守恒论文,论文发布时双方对署名先后爆发过一次很激烈的争吵。

    1957年,二人获得诺奖。

    1962年,《纽约客》杂志刊登了一篇文章,这篇文章讲了一些杨李二人从合作到获奖的经历。

    文章中小李说了一句话:

    “对宇称不守恒理论的突破是我一人所为,与杨无关。”

    至此以后,二人彻底决裂。

    接着在1970年。

    小李发表了一篇题目叫《弱相互作用的历史》的演讲,后整理为演讲录。

    在这篇文章里面小李提出,他本人是“宇称不守恒”的最大功臣,却对小杨的作用几乎不提,而且多次暗示小杨在发明过程之中无关紧要。

    1983年的时候。

    为了澄清事实,反驳小李的说法,小杨在他的《论文选集》中的评注里,提到了小李在1970年的那篇文章。

    他指出小李回避二人合作共同创造的事实,把功劳都揽到身上。

    后来小李为了反击,和好友季承……也就是季羡林之子,合作完成了一部《小李传》。

    也正是这部传记,让杨李二人的矛盾彻底为世人所知。

    如今杨李二人的矛盾在海对面的华人物理圈内并不算什么大秘密,所以听到小李的名字后,小杨便忍不住用冷哼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