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_第151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17节 (第3/6页)

棍子拳头甚至防爆盾,但绝不能开枪。

    换而言之。

    如今的这两到三分钟,是海对面最后的主动机会。

    马奇奥尼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得到汉普里的指示后,立刻转身离开了指挥室。

    接着很快。

    一道指示传达到了鲅鱼号潜艇上。

    时任鲅鱼号潜艇的艇长是个标准模样的拉美男子,国字脸,络腮胡,身材保养的很好,年龄四十上下。

    尽管鲅鱼号并不是原本计划中发射鱼雷的第一序列,但他依旧很果断的下达了鱼雷的发射指令。

    当然了。

    比起距离王安忆只有几百米的扳机鱼号,鲅鱼号的瞄准难度要更高一些——他们的位置在两公里之外,尽管有声呐辅助,但想要击中一个游动中的打捞员还是有点困难的。

    因为比起军舰之类的目标,王安忆的体型极小,同时游动速度也在随机变化。

    有时候浪涌小点儿体力储蓄到了足够量就可能快点儿,阻力大调整频率的时候可能慢点儿,想要估算提前量可要比扳机鱼号困难多了。

    更重要的是。

    王安忆并不是水下目标,他整个人是漂浮在海面上的,这代表鱼雷也必须在水面……至少水面表层移动。

    这种深度绝不能超过0.5米,最合理的区间是水面下10-20厘米。

    也就是鱼雷的行动轨迹有点类似近海的鲨鱼,“背鳍”会在水面上划出一道明显的痕迹,这个过程中的温差、空气阻力都会对鱼雷产生很明显的影响。

    不过尽管条件困难,鲅鱼号依旧执行齐了发射任务。

    鲅鱼号潜艇作为常规柴油动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