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_第100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03节 (第2/5页)

的高速时期,社团内和社团外的知识理论差距极其明显,甚至形如壁垒。

    眼下这个时代国内很多顶尖的科研大佬,在留学生阶段都参加过类似的社团。

    举个例子。

    钱学森钱老。

    他在加州理工学院读书的时候拜在了冯·卡门……也就是老郭的那位老师门下。

    接着在大二那年,被吸纳进了一个‘火箭俱乐部’的五人团体。

    火箭俱乐部的幕后支持者是加州理工的副校长米立肯,他为俱乐部提供了大量前端的参考文献,其中有些连冯·卡门想要查阅都不容易。

    正是在这个小团体中,钱老才掌握了很多前沿的理论,理论水平早早超过了普通大学生。

    对了。

    顺带一提。

    这个火箭俱乐部就是后来nasa的核心组成部分,赫赫有名的jpl实验室。

    钱老也由此被称为jpl实验室创立者之一。

    同时因为jpl实验室在nasa内部极其重要,所以钱老也被公认为是nasa的奠基人之一。

    注意。

    是nasa的奠基人,并不是创始人。

    二者还是有区别的。

    目前有种言论在带钱老是nasa创始人的节奏,然后大多数言论下方还会有“路人”站出来辟谣:

    【nasa的前身naca在1915年就成立了,合着你国钱老4岁成为创始人,华夏人真会给自己贴金,咋不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