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_第125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53节 (第5/5页)

(这人谁啊,有点耳熟,咳咳……)

    当时李比息发现了雷酸银agonc,而且通过分析证明两种化合物均含一个ag,n,c,o原子。

    权威的大主教贝里采乌斯把这种现象定为“同分异构现象”,其中的分是分子式,构是结构,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

    后来凯库勒照葫芦画瓢的提出了甲烷型,这一类型说明碳碳之间也可自相成键,并进而推出乙烷的构造式。

    接着1861年,毛熊那边的布特列洛夫正式提出了化学结构的概念。

    他认为分子不是原子的简单堆积,而是通过复杂的化学结合力按一定顺序排列起来的,这种原子的相互关系结合方式就是该化合物的化学结构。

    在此理论的指导下。

    他合成了叔丁醇、异丁烯、二甲基甲醇和某些糖类化合物、发现了异丁烯的聚合反应、研究了丁二烯的异构体、发现了互交异构现象、还提出了同位素的假设。

    等到了如今这个时期,化学结构在理论方面已经有了很扎实的研究成果。

    但另一方面。

    由于仪器精度……直白点说就是工业水平的限制,化学界在技术应用上却依旧浮于表层,空守宝山却无法开采。

    这就好比一个阅片无数的老司机,现实里却是个连女朋友都没有的苦逼啾啾啾。

    你在小电影里看到了再多体位,空有一身理论在手,也没法在现实上运用成功。

    不过面对王原的这番话,于永忠却再次摇了摇头,给出了另一个观点: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